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

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朗读

前来送师归,今日迎师去。

送迎我何劳,师乃困行路。

天公将归谁尤,耗释此下土。

一水祸未忘,旱势复如许。

小民惟怨咨,惜莫知其故。

径须凭佛力,庶可回帝怒。

自怜操持约,一念寄香缕。

氤氤才上彻,云色暗窗户。

数声跳珠急,忽已忘处所。

老僧笑谓我,水旱要有数。

德非与天通,造请辄违拒。

官岂真德人,天意遽相与。

更看鞭雷公,滂沛逐飞双。

定身固如如,未始间行住。

抗走不少停,政恐尘埃污。

倾心太平日,十五一风雨。

官既罢迎送,师亦得安处。

我闻低头谢,勤尔相诲语。

作诗书长松,来者尚有取。

李薰

李薰,生平不详。按其诗称王钦若、吕大防等人已故,又有诗作于“丙寅岁”,即高宗绍兴十六年(一一四六),则当为高宗时人。今录诗六首。 ...

李薰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我自三云塞,来归百粤城。故人离别尽,边地姓名轻。

孔雀自相妒,梅花无此情。如君是知己,应解识生平。

()

向晚寻幽寺,明霞飞远林。四山新雨歇,一径绿苔深。

松老齐僧腊,泉鸣和梵音。阶前两驯鹿,去住识禅心。

()

了无暑。南来几、梅风吹霁虹雨。博山烟一缕。轻度魫窗,萦带芳树。

罗衣楚楚。添半臂、泥金刚彀。玉簟龙鳞似水,仗六曲画屏风,把新寒防护。

()

文武声华并起予,翩翩丽藻照茅居。不缘净土能持法,那得丛林见异书。

()

虎丘春茗妙烘蒸,七碗何愁不上升。

青箬旧封题谷雨,紫砂新罐买宜兴。

()

玄览台前闻雅音,滋兰豪唱麟蒲深。玩梅谁谓越山雪,采菊自多疏传金。

三径烟霞娱白首,九天日月悬丹心。何当一曲解民愠,浩浩南薰吹北林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