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老相望先我死,更谁坠绪探船山。
卅年气类期闻道,八表氛祲为改颜。
忍问海涯流恺涕,只今俎上寄痴顽。
南朝台观鸿飞处,忆泣兴衰挟往还。
哭喻庶三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 垂老相望先我死,更谁坠绪探船山。卅年气类期闻道,八表氛祲为改颜。忍问海涯流恺涕,只今俎上寄痴顽。南朝台观鸿飞处,忆泣兴衰挟往还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陈三立。 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儿子以诗酒送文伯起既而复继三诗予喜其用韵颇工为和五首 其二。南北朝。王寂。 逢人不肯下颜色,砥柱屹然羞比周。能诗怪有墨君僻,一派元出文湖州。
壬寅春正四日晋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笔书此 其一。清代。何士循。 平野丽晴晖,春风扇和淑。冈峦界昼明,山树杂红绿。遥闻村鼓喧,近视儿衣簇。新年幸无事,对之悦心目。篮舆此暂停,庵小堪容足。移几置诗编,对佛脱官服。拭面瀹山茶,小坐忘尘俗。
题李卫公待渡图。清代。李锴。 太原公子方隶军,药师却渡黄河津。津头萧萧风雪暮,亦是寻常行路人。惊龙怒虎易形似,难画英雄当此际。常山太华隐欲动,千尺光芒垂至地。短衣长剑奇仿佛,妙处胸中如有物。赤云敢击天子气,黄金待铸通侯骨。呜呼丈夫古来抱奇诡,宛转几人岩下死!射钩倘恶晋公子,骅骝又死盐车底。
钱江归舟。清代。王泰偕。 道出钱塘江,十里无顽壤。斗然怒潮来,激岸成滉瀁。波势倏低昂,帆影随俯仰。蛟涎溅衣湿,鹢舟荡人晃。峡危疑五丁,石削强千丈。穿漏虞崩奔,迥旋益惝恍。境险禽鸟稀,气盛鱼龙养。乾坤渺一身,陡觉心神畅。碧血认孤坟,千秋结遐想。历历平江堡,昔年资保障。犀军射潮迹,灭没劳揣象。夕阳崦嵫下,皓月海门上。沿洄溯前川,渔歌厉清响。
赠王别驾时署县有荐。明代。卢龙云。 才名共仰三川旧,治行咸推百粤先。郡以分猷看展骥,邑缘试剧待烹鲜。霜含白简俱称最,春满黄堂各颂贤。珍重佩刀酬解赠,君家元沐主恩偏。